華中師范大學誠邀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加盟,共赴建設教師教育領先的世界一流大學新征程!
一、學科領域
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、工程技術等。包括但不限于數學、物理學、化學、天文學、地理學、生物學、生態學、統計學、電子科學與技術、信息與通信工程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植物保護、化學工程與技術、材料科學與工程、生物醫學工程、生物工程、生物與醫藥、資源與環境、智能科學與技術、納米科學與工程、管理科學與工程,以及新師范、新交叉、新工科、大健康等領域。具體招聘方向詳見各學部(院)聯系方式。
二、支持政策
1.崗位聘任
納入事業編制管理,聘任為教授/研究員,授予博士生導師資格。
2.薪酬待遇
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薪酬,另可疊加成果獎勵、科研績效分配、成果轉化收益等。重點領域、急需緊缺或特別優秀人才可“一事一議”,疊加學校才志基金特別支持。
3.科研條件
提供豐厚的科研啟動經費,配備良好的辦公用房、實驗室等教學科研條件。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全國重點實驗室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、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臺和核科學計算中心、超算中心、腦成像中心、分析測試中心、電鏡中心等實驗平臺全方位助力青年人才成長。
4.團隊建設
支持團隊建設,配備骨干教師。每年提供1—2個全額資助博士后招收指標、2個博士生招生名額。
5.住房及安家費
學校提供過渡住房及充足的安家費,另可享受國家和地方生活補貼。
6.培養機制
支持申報省市引才計劃,可享受更多資助。入圍答辯者即可按一定程序納入校內人才計劃予以長效支持。
7.配偶子女配套政策
子女可享受國內頂尖基礎教育資源(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第一,附屬小學、附屬幼兒園皆為省級示范學校);協助解決配偶工作。
8.服務保障
享受公費醫療、年度專項體檢等,協助解決保險、落戶和簽證等相關事宜,提供一站式服務;享受湖北省人才一卡通“楚才卡”落戶、住房、醫療、出行、金融等20余項優質服務。
9.申報服務
學術導師“一對一”申報輔導,工作團隊貼心服務。
10.支持實地考察
歡迎入職前來湖北實地考察,攜手武漢光谷人才集團“輕舟行”計劃提供最優厚的考察補貼。
三、項目簡介
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(海外)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、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(含非華裔外籍人才)回國(來華)工作,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,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,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,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。
四、申報條件
1.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,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,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;
2.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(含)以后;
3.具有博士學位;
4.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、工程技術等;
5.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,一般應在海外高校、科研機構、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,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;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,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;
6.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,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;
7.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(來華)工作,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國(來華)工作。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并全職回國(來華)工作不少于3年;
8.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,不能逆層次申請。
(詳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25年項目指南)
五、聯系方式
即日起可與各學部(院)聯系溝通申報意向,并將個人簡歷發送至各學院聯系人(抄送至人才辦聯系人)。簡歷應包括個人基本信息、學習和工作經歷、學術成果等。學校將第一時間與您聯系,商議進一步事宜。
1.學部(院)聯系方式
單位
|
招聘方向
|
聯系方式
|
人工智能教育學部
|
計算教育學、教育規律挖掘、教育大模型、學習資源與學習策略、教育數字化評估、師生數字素養、人工智能教育、智慧學習環境感知、學習主體的理解、學習資源組織與智能服務、特殊教育智能化、機器學習、孤獨癥智能化評估與干預、因果AI自我調節學習、多模態行為感知、智能學習評價、數字化賦能學習與發展、智能教學分析、學習科學、虛擬現實等
|
聯系人:魏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3329
郵箱:hr_foaie@ccnu.edu.cn
|
心理學院
|
網絡行為與發展(發展與教育心理學)、智慧學習與認知(基礎心理學、人格心理學、認知神經科學等)、網絡社會與健康(管理心理學、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等)
|
聯系人:馬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6606
郵箱:maxiaoman@ccnu.edu.cn
|
文學院
|
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(語言信息處理方向)
|
聯系人:張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8423
郵箱:105202618@qq.com
|
新聞傳播學院
|
智能傳播
|
聯系人:汪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5839
郵箱:292223887@qq.com
|
信息管理學院
|
自然語言處理、深度學習、科技文獻挖掘、科技情報、科技預測、科技評價、數據科學、檔案學等
|
聯系人:陳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8316
郵箱:350159311@qq.com
|
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
|
智能財會、財務大數據、數字企業管理、人力資源與組織行為、數字金融、金融風險管理、教育經濟、勞動經濟、數字經濟、計算經濟、經濟統計、區域與城市經濟、資產運營等
|
聯系人:周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2728
郵箱:zyh909508@ccnu.edu.cn
|
公共管理學院
|
數字公共治理、公共政策、健康養老、健康老齡化、國土空間規劃或土地保護利用、政策過程、AI與公共政策、退役軍人事務、公共預算、城市基層治理、人事人才等
|
聯系人:林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5975
郵箱:linzhijun@ccnu.edu.cn
|
美術學院
|
視覺傳達設計、環境設計、數字媒體藝術等
|
聯系人:占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8321
郵箱:x.zhan@ccnu.edu.cn
|
數學與統計學學院
|
數學與統計學所有研究方向,特別歡迎代數幾何、數論、拓撲、機器學習、統計學等方向
|
聯系人:陳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7450
郵箱:stxyyb@ccnu.edu.cn
|
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
|
凝聚態物理(清潔能源轉換與存儲材料制備、應用及其相關工作機制、凝聚態物理理論研究)、光學與原子物理、粒子物理與核物理、電子科學與技術、通信與信息工程、AI信號處理及應用、量子精密測量及應用、天體物理、生物物理等
|
聯系人:袁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6765
郵箱:yuanqiang@ccnu.edu.cn
|
化學學院
|
光酶催化合成、人工智能光化學、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利用、智能可穿戴生物傳感器、合成生物產品分離純化(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化合物提純工藝開發和優化;分子建模、計算化學;自由能微擾算法開發、定量構效關系、力場計算開發)、藥物合成、AI驅動的高通量材料合成、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利用、 溫室氣體減排和高值化利用技術與裝備、流動光化學合成、單細胞/活體分析化學、電分析化學和生物分析化學、光譜分析、不對稱過渡金屬催化、生物催化合成化學、計算機模擬化學反應設計等
|
聯系人:劉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7955
郵箱:zmliu@ccnu.edu.cn
|
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
|
綠色農藥分子設計、合成及化學生物學;植物病理學(植物病害防控原理與應用,殺菌劑毒理學及抗性機制,植物抗病性與應用,植物病原物致病機理和功能基因組學等研究方向);植物生理學(植物抗逆機理研究,植物免疫機制研究,農作物生物育種與基因編輯);昆蟲毒理學(殺蟲劑抗性基因的遺傳定位及功能研究,昆蟲基因組、轉錄組、代謝組等相關大數據的分析,通過RNA干擾、基因編輯及體外表達研究潛在的殺蟲劑靶標);計算化學(計算機/人工智能輔助藥物分子設計,藥物分子設計方法學開發,基于數據挖掘的藥物靶標發現,基于QM/MM酶催化反應機制研究)等
|
聯系人:陳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7706
郵箱:qchen@ccnu.edu.cn
|
生命科學學院
|
合成生物學(包括但不限于生物部件或基因編輯工具開發、生物學領域基因組結構優化、能量代謝/碳氮源代謝系統優化、蛋白質設計等)、生物醫藥、種間互作、適應性進化等
|
聯系人:劉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3171
郵箱:skyccnu@ccnu.edu.cn
|
計算機學院
|
合成生物與生物計算聯合應用領域(包括但不限于AI挖掘天然產物生物合成通路及基于AI解析酶結構的改造設計;基于多模態數據的圖像識別與圖像生成預測;生物信息、功能分子、醫學靶點及適應癥數據結構及其數據庫設計開發)、自然語言處理與大模型、計算機網絡(含移動互聯網、通信網絡、無線網絡、物聯網等方向)、信息安全(含密碼學、隱私計算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安全等研究方向)、人工智能與大健康交叉研究、軟件體系結構、軟件服務工程、軟件架構、機器人學等
|
聯系人:宗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7687
郵箱:zongjiamin@ccnu.edu.cn
|
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
|
人文地理、鄉村地理、經濟地理、歷史醫學地理、
健康地理學、旅游地理、遙感科學與技術、地理信息系統、
自然地理、土壤地理、水文地理等
|
聯系人:黃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8305
郵箱:whlvyun@ccnu.edu.cn
|
政治學與國家治理研究院(中國農村研究院)
|
計算政治學(數字社會與數字治理)
|
聯系人:朱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5189
郵箱:minjie.z@qq.com
|
政治學部
|
計算政治學(數字社會與數字治理)
|
聯系人:王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2500
郵箱:dpsccnu@163.com
|
盤龍城新校區
|
卓越教師教育、科學前沿交叉創新、新工科教育與
未來技術創新、生態與大健康教育創新等領域
|
聯系人:馬老師
電話:+86-27-67863251
郵箱:majingjing1007@ccnu.edu.cn
|
2.人才工作辦公室聯系方式
聯系人:宋老師、馬老師
電 話:+86-27-67862129;+86-27-67863251
郵 箱:fayi_song@ccnu.edu.cn
六、學校簡介
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
首批列入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高校
國家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大學
國家教師教育“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”建設高校
華中師范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,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,建成面積160余萬平方米,另有250余萬平方米的新校區(武漢盤龍城)正在規劃建設。學校辦學歷史悠久。溯源于1903年創辦的文華書院大學部,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,并由中原大學創始人之一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校名,120余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60多萬優秀人才。
人才培養體系完備。學校共有30個教學科研單位,84個本科專業,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,2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,2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
師資隊伍力量雄厚。教職工3800余人,專任教師2000余人;長江學者、國家杰青等國家級人才100余人,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,楚天學者、武漢英才等省市級人才200余人。
學科建設成效顯著。11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前1%(數學科學、化學、物理學、材料科學、環境/生態學、工程學、精神病學/心理學、社會科學、計算機科學、植物與動物學、農業科學),擁有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學科3個(政治學、教育學、中國語言文學),國家重點學科9個(含培育學科1個),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(群)5個,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22個,已形成以基礎學科專業為優勢,以師范類專業為特色,哲學、經濟學、法學、教育學、文學、歷史學、理學、工學、農學、管理學、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。
教師教育特色不斷彰顯。擁有國家文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,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3個,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,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5個。國家級教學團隊7個,國家級虛擬教研室5個,國家教學名師7人,湖北省教學名師工作室11個。打造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,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;同時承擔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試點、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、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、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等建設任務。